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内部人看微软AI:风光背后内部有疑虑,把"噱头"卖给客户好吗?

时间:03-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27

内部人看微软AI:风光背后内部有疑虑,把"噱头"卖给客户好吗?

3月7日消息,微软正乘风破浪,力图在商业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其市值已跃居全球上市公司之首,引发华尔街投资者对即将爆发的生产力革命充满憧憬。然而,深入采访微软的在职高管、离职高管及众多一线员工后发现,尽管微软内部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乐观,但现实并不那么光鲜亮丽,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那么清晰。出于保密考虑,这些人士选择匿名分享关于微软人工智能未来的展望,以及如何看待公司与800亿美元估值初创企业OpenAI的复杂关系。对于微软新推出的人工智能服务,公司内部普遍存在一种担忧:其是否能为企业客户创造足够的价值,以至于他们愿意为这一新兴技术买单。此外,微软内部的人工智能项目不时被叫停或遭质疑,同时团队的不断重组以及与OpenAI合作所耗费的大量资源,已经在一些员工中激起了不满情绪。尽管面临种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微软内部仍有人持乐观态度。许多人认为,微软能够稳步改进其人工智能产品,并依托与数千家企业长达数十年的深厚信任关系,发挥其优势。生成式人工智能尽管站在科技前沿,但微软之所以备受看好,正因其作为一家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牌公司,给人以稳健可靠的形象,而非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兴企业。一位微软人工智能研究员称:“客户对微软的信任要胜于OpenAI。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深度融入微软的生态系统中。对多数企业而言,选择微软产品是顺理成章的。虽然微软的某些功能可能不如ChatGPT刚出现时那样引领潮流,但它们确实为生产力领域的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微软的机会面向消费者的聊天机器人或许能令人眼前一亮,但它们真正的商业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改进运营、提升销售和优化业务流程。只有当企业不仅采纳了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且发现这些技术确实能够有效提升业务效率时,才能实现真正的收益。近期,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对各家企业首席信息官(CIO)进行的深入调研显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正日益成为企业技术投资的重点。作为每年负责分配数十亿美元技术预算的高管,超过三分之二的首席信息官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对他们的IT预算产生显著影响。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遇,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果断行动,几乎动员了整个公司,围绕OpenAI的GPT模型开发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这些工具和服务构成了微软Copilot系列产品的核心,为员工在处理文本文件、电子表格、网络安全问题等任务时提供自动化支持。据上述微软人工智能研究员透露:“我所认识的几乎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Copilot。”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个团队中的应用逐渐被优先考虑,也引发了部分普通员工的不满。他们抱怨说,在经历了大规模裁员和工资冻结之后,现在不得不用更少的资源来完成更多的工作。“十分之一的惊艳表现”微软近期也在内部推出了Copilot产品,但员工对其实际效果的反馈却是褒贬不一。他们提到,在输出结果的可靠性方面,早期体验既有惊喜也有失望。但大家普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多位在职及离职的微软高管描绘了这样一种情形:在最初的新鲜感消退后,这些人工智能工具被质疑不够稳定且带有“噱头”性质,急于为它们寻找新价值的竞赛开始了。而客户也开始询问,他们是否真的从这些被大肆吹嘘的技术中获得了他们所期待的回报。一位微软高管透露:“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几率能够达到惊艳的效果。其他时候,我们都在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尝试这些呢?’”然而,微软发言人弗兰克·肖(Frank Shaw)却对此持有更加乐观的看法。他表示,虽然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客户已经开始见证这些人工智能工具的积极影响。实际上,客户体验的产品比微软员工所体验的还要完善,微软也在积极收集来自各方的反馈,以进一步完善这些工具。“这些技术马上就不再只是派对上的把戏了,”他说道。肖还补充说:“我们是这些产品的推出者。”这意味着微软有信心能够以一种实际可行的方式将人工智能工具推向市场,并确实为用户创造价值。改进人工智能的价值主张此前,OpenAI内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从纯粹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机构转变为真正的商业实体。这一转变让这家初创公司进入了微软的视野,并促成了双方之间的深入合作。去年8月,OpenAI推出了面向企业的GPT服务,更贴合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面对OpenAI的崛起,微软内部的声音也出现了分歧。一位微软高管表示: “到目前为止,OpenAI的成就还没有转化为微软的损失,但这种情况未来可能发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微软采取了积极措施,推出了Copilot系列产品。这些产品被看作是微软为现有客户提供自主研发并类似于ChatGPT的体验,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工作支持。微软将这些软件与现有的软件产品捆绑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访问大型语言模型的机会。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也是微软“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这是一项长期计划,旨在通过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帮助企业客户实现运营和产品的升级。目前,包括沃尔玛和摩根大通在内的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微软的技术,在其运营和产品中集成生成式人工智能。从“害怕错过”到投资回报率当前,企业界正处于一场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热潮之中。面对这项新技术,企业倾向于勇于尝试,而非过分关注成本。然而,微软内部人士深知,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盲目追求新鲜感的情绪将被更加务实的投资回报率(ROI)等议题所取代。实际上,与这项技术相关的成本并不低。一位行业高管直言不讳地称,在人工智能工具应用的早期阶段,其带来的价值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他进一步补充说:“企业为在产品中集成人工智能体验所投入的成本相当巨大,但回报却难以预期。”此外,微软内部也存在一种担忧情绪,担心企业客户可能会觉得他们支付的费用与获得的价值不匹配。注重价值,而不是价格目前,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似乎并没有在价格上进行激烈竞争。微软的Copilot产品主要作为现有产品的增值服务销售,每用户每月收费30美元,而谷歌对其类似的人工智能工具也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收费水平。一位微软高管表示:“现在讨论价格战还为时尚早。微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让客户看到这项技术的价值。尽管一些公司可能对这个价格表示怀疑,但我们认为没有必要通过降价来赢得市场,而应当通过为产品增加更多的价值来实现。”这位高管还提到,迄今为止,客户对微软人工智能工具的反馈呈现褒贬不一的态势。他解释说:“但现在讨论还为时过早,产品的价值主张正开始被市场认可和理解。”微软在制造“噱头”,但确实节省了时间一位来自微软重要客户公司的高管对微软为Microsoft 365商业应用套件提供的Copilot工具持有保留意见,他认为这些工具目前更多是一种“噱头”。据该人士透露,尽管Copilot工具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用,例如能够比较可靠地总结会议内容和长篇电子邮件,但其功能仍然有限。因此,这些工具在当前阶段还没有达到“令人兴奋”的水平,也不是用户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过,这位知情人士也承认,升级到包含Copilot功能的Microsoft 365实际上确实节省了一定时间。电通:八成员工认为Copilot好用微软透露,知名广告公司电通(Dentsu)已经参与了Microsoft 365 Copilot的早期试用计划,并计划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将试用人数增加至4000名。在微软安排的一次采访中,电通全球首席产品和技术官希瓦·万纳瓦达(Shiva Vannavada)分享了他们的使用体验。他表示,员工报告说,通过使用Microsoft 365 Copilot完成诸如总结团队聊天记录、制作PPT和撰写执行摘要等任务,每天可以节省30至40分钟时间。万纳瓦达进一步表示,在今年1月进行的一项调研中,80%的受访员工对Microsoft 365 Copilot持积极态度。而剩下20%的员工对Copilot有所抱怨,特别是创意团队的员工,他们不喜欢PowerPoint中的Copilot功能,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演示文稿能够达到更高的视觉标准,而人工智能生成的版本尚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针对这一问题,万纳瓦达透露,电通已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Copilot创造更高级的产出和应用程序。自主开发AI芯片被视为资源浪费?微软正致力于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速度、质量和成本效益,但受访者指出,目前还存在一些基础技术限制,这些限制影响了模型的准确性。此外,这些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能耗问题也不容忽视,它们高度依赖于微软从英伟达购买的图形处理单元(GPU)。据DA Davidson的分析师估算,微软去年在英伟达芯片上的支出高达45亿美元,微软的一位高管证实了这一数字。为了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微软内部正在积极研发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然而,这一努力在部分员工看来可能并不是明智之举,甚至被视为资源浪费。一位微软高管坦言,与英伟达的技术进步相比,微软的开发进程已落后数年。他强调,这不仅是一项需要巨额投入的任务,而且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即便微软最终成功开发出自己的芯片,最前沿的技术也可能已经再次取得了进步。过分关注OpenAI服务引发员工不满微软在企业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战略的执行力量,是由埃里克·博伊德(Eric Boyd)领导的人工智能平台(AI Platform)团队,该团队隶属于斯科特·格思里(Scott Guthrie)负责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业务。然而,随着微软开始与OpenAI深入合作,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调整和变化。这种合作策略引发了广泛不满,甚至导致一些参与微软内部人工智能项目的高管选择离职。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微软对Azure AI服务的内部服务关注度逐渐下降,转而更多关注Azure OpenAI服务。一位离职高管表示,一些曾经的Azure AI服务,如Azure认知搜索、Azure AI Bot服务和Kinect DK等,实际上已经消失,或不再作为Azure AI组织的核心。微软发言人虽然表示这些服务以某种形式仍存在,但它们的地位显然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之前的样子,要么被重新命名,要么与其他产品合并。这种变化引起了一些前微软高管的担忧,他们认为:“现在的Azure AI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OpenAI的技术支持,而不再是一个引领创新的引擎。博伊德团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维护OpenAI服务,而不是推动内部创新。这种转变虽然可能有助于商业成功,但在创新方面却显得有所欠缺。”然而,Azure OpenAI服务的成功也证明了微软与OpenAI合作的商业价值。这一服务拥有数百名开发人员的支持,他们致力于帮助使用OpenAI GPT模型的微软Azure云服务客户取得更好的业务成果。一些微软员工与OpenAI合作非常密切,他们可以自由进出OpenAI的办公室,一些OpenAI员工也可以访问微软的工作场所。微软并未全面依赖OpenAI微软人工智能平台团队近期经历了领导层的重大调整,此前负责产品的高管约翰·蒙哥马利(John Montgomery)被Instacart前首席运营官阿莎·夏尔马(Asha Sharma)取代。该团队致力于提供所谓的“模型即服务”,即通过API为客户提供访问人工智能模型的服务。除了与OpenAI的紧密合作之外,微软还在积极扩展面向企业客户的模型库。为了丰富其服务内容,微软最近对法国初创公司Mistral AI进行了1600万美元的投资。这笔投资不仅将Mistral的模型纳入微软的服务体系,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包括其他大约1600种模型,甚至包括来自Cohere和Meta的模型。微软一位高管明确表示,公司不会将“模型即服务”和云服务仅仅限制在OpenAI模型之内。他强调:“确保在基础设施上提供最广泛的模型选择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对于微软对Mistral AI的投资,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微软在战略上远离OpenAI的举动。然而,微软高管表示,考虑到这笔投资的规模相对较小(1600万美元,相比之下OpenAI获得了130亿美元的投资),因此不应将其解读为微软与OpenAI之间的疏远,而是有助于分散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注意力。这位高管还解释说:“人们往往喜欢将事情戏剧化,但在这个问题上,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小小)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